“辗转了多家银行,都没存上3年期的大额存单。”家住北京市的吴女士是大额存单的忠实购买者,她向《金融时报》记者感叹道,“最近两年,我眼睁睁地看着大额存单利率从4.0%直线下降到3.0%,产品也越来越难抢。”
(相关资料图)
今年6月以来,银行迎来了新一轮的“降息潮”,不少“存款特种兵”又将目光转向了利率相对较高的大额存单产品。
近期,《金融时报》记者致电多家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时了解到,目前,全国性银行大额存单产品利率普遍以“2字”打头。然而,不少民营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却稳居高位,最高可达4.2%。
3年期大额存单“额度告急”
“今年以来,3年期的大额存单产品额度特别少,一般刚上架就售罄了,别说您买不到,连我们自己人都抢不上。”谈及炙手可热的大额存单产品,某国有大行客户经理向《金融时报》记者说道。
在存款利率下行的趋势下,能提前锁定收益的大额存单产品在当下显得颇为抢手,利率较高的3年期大额存单更是“一单难求”。
打开工商银行的手机银行APP,《金融时报》记者发现,该行3年期的大额存单产品利率为2.90%,目前已全部售罄。同时,针对高净值客户300万元起存的3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同样显示“已售罄”。
“在我印象中,早在一年前,我们网点的3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就没有了。”工商银行北京中关村某支行客户经理无奈地表示,“别说是3年期的大额存单了,2年期能不能买到都得碰运气!”
《金融时报》记者在联系建设银行时,也得到了相同的回复。
“收益最高的大额存单就是3年期的,目前利率是2.9%,但是已经买不到了。”建行北京地区某网点工作人员说道,“之前我们每个月的月初都会发行新一期的大额存单,但是现在时间也不固定了。”
记者注意到,目前,不仅是国有大行的大额存单产品“额度告急”,不少股份制银行也出现了类似情况。
在股份制银行中,光大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利率相对较高,但也一直处于“售罄”的状态。“目前在我们行只能买到1年期和2年期的大额存单,但是利率普遍只有2%左右,和定期存款利率相差不大,就不太推荐您购买了。”光大银行某客户经理表示。
民营银行大额存单利率高达4.2%
《金融时报》记者发现,在银行存款利率普遍以“2”字开头的情况下,微众银行、蓝海银行等多家民营银行大额存单利率高达4.0%,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形成了鲜明对比。
微众银行APP显示,目前该行在售的大额存单产品共有3款。其中,A款产品期间收益率为4.2%,已全部售罄;B款产品期间收益率为4.0%,需要客户每日9点进行预约;C款产品期间收益率为3.0%,仍有一定额度。
此外,蓝海银行、苏宁银行大额存单产品利率最高也可达4.0%,但苏宁银行相关产品仅限江苏省内客户购买。新网银行大额存单产品利率为3.85%,百信银行为3.7%。
在全国性银行纷纷调降存款利率的背景下,为何民营银行大额存单产品的年化利率可以稳居高位?
在业内专家看来,银行存款利率实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各家银行可以基于自身存款需求、息差水平等因素来具体确定存款利率水平。
“民营银行属于中小银行,有物理网点限制,加上实力和品牌等因素影响,在吸收储蓄能力上较大型银行弱,因此其存款利率较大型银行利率会有所上浮。”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员于百程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实际上,在近一年存款利率整体下调过程中,民营银行也跟随下调,不过利率总体上仍比大型银行要高。
然而,不少受访储户表示,民营银行的名字较为陌生,甚至对其“正规军”的身份有所质疑,也因此不敢随意将大额的储蓄放置其中。
对此,于百程解释道,“其实,民营银行和全国性银行一样,都是监管机构批准的合法商业银行,其存款都受国家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如果个人担心安全性,存款可以适度分散,在单家民营银行存款额最高50万元。”
大额存单为何“一单难求”?
“大额存单不受利率下行的影响,就算以后存款利率越来越低,它也已经提前帮您锁定了收益。”某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表示,同时,“可转让”的属性也是大额存单受到储户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多数银行发布的大额存单产品允许投资者在持有期间进行转让,即在大额存单到期前,储户如果不想提前支取按活期利率计息,可以通过网上银行平台对大额存单的所有权进行转让,也不会损失较多的利息收入。
“但是,并非所有的大额存单都可以转让,具体要看各家银行的规定。”某国有大行客户经理表示,投资者在购买产品之前一定要仔细看好存单的发行条款,明确其是否允许转让、提前支取和赎回。
面对“一单难求”的大额存单,有不少客户不禁发问,为何银行不能多发售一些大额存单产品呢?
关于银行发行的大额存单,金融管理部门有严格的规定。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发行人发行大额存单,应当于每年首期大额存单发行前,向中国人民银行备案年度发行计划。发行人如需调整年度发行计划,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重新备案。
业内专家也表示,大额存单对于银行来说属于高成本负债,压降大额存单发行量和产品利率,可以帮助银行降低负债成本、缓解息差收窄压力。
Copyright @ 2008-2015 www.7015.cn All Rights Reserved 理财日报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licairibao@sina1.com.cn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3 392 950@qq.com
备案号: 豫ICP备202003587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