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丽热巴:露不露胸口,我都要挨骂 全球热点

2023-06-25 05:03:19 来源:顶端新闻

现在审判女孩的话术也太多了,她姐都快跟不上了。

这不,几天没上网,又有人给容貌焦虑套上了个新名词: 精致羞耻症。

意思是一旦打扮得光鲜靓丽,就会感到紧张、局促、不自在,甚至不敢出门见人,担心成为别人议论的焦点。


(资料图)

“我喜欢买衣服,但不好意思穿出去。”

“怕别人关注到我,打扮得漂亮了会浑身不自在。”

“穿得漂亮出去都没有安全感,以前不敢穿去学校,现在不敢穿去公司。”

女孩们一个个现身说法,讲述内心的尴尬和羞耻,看起来,这并不只是小部分人的担忧,而是大多数人的共鸣。

素颜时容貌焦虑,美丽时精致羞耻,女孩子到底要接受多少稀奇古怪的审视?

精致羞耻症背后,是自我打压

点开#精致羞耻症#的相关tag,有不少女孩在评论区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

有时把漂亮裙子在家试了几遍,也只敢发在网上,不敢穿出门。

有时害怕的是恶意与骚扰,担心穿得好看被侵害。

还有的女生恐惧一切停留在自己身上的目光,总觉得别人看着自己就不自在。

她们的精致羞耻遍及方方面面,有时是一条漂亮裙子,有时是一件紧身衣,有时只是化个妆, 任何一点“有意为之”的打扮,都会让她们觉得尴尬和担忧。

似乎只有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丢进人堆里找不着,才能获得一点安全感。

那么,当我们患上“精致羞耻症”时,我们究竟在羞耻什么?

在她姐看来,精致羞耻症,实际上是在潜意识里不认可自己,羞于展现自己的美丽,并为自己的“精心打扮”而感到不配: “我配不上我的打扮,所以我很别扭。”

而这种潜意识的自我打压背后,是整个社会针对美丽的贬低。

从小到大,我们接收到的教育总是:坏女孩才热衷于打扮。

学生时代,女孩们被剪成千篇一律的短发,套上一模一样的校服,但凡有一点点不一样,但凡有任何追求美的行为,都会被看作“标新立异”“奇装异服”。

最令人崩溃的是,这种羞辱,常常出现在最亲近的人之间。

有人因为染了个头发,被家人发来长篇大论的指责,从钱的用度来道德绑架,更上升到“你给人的印象一定会跌落谷底。”

头发颜色不一样,也能成为人品的佐证?

有女孩读大学后学会了化妆,但回家之后,却被妈妈看作“妖艳太妹”“不学无术”。

已经二十一岁了,仍然没有把握美、追求美的权利。

有的羞辱甚至上升到了私生活方面,因为穿短款上衣,就被妈妈骂水性杨花。

2023年了,还有人对自己的亲女儿冠以这样的荡妇羞辱,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我们不被允许“不务正业”,所以也就无法与被注视的目光和解, 因为我们总是会先入为主地认为,那些投射而来的目光都是恶意的审视。

就像我们曾从最亲近的人那里得到的评价那样:是“不学无术的”“浑浑噩噩的”,甚至是“水性杨花”的。

可悲之处在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指责与批判,却被认为是正义的,是在对女性进行保护、管教。毕竟,只有你穿得朴素简单,才不会被骚扰、不会被误解。

换言之,女性长久以来被随意性化的因果,兜兜转转,反而变成了套在她们身上的十字架:

她每天打扮,是为了勾引男人。

你穿得好看,一定是心思没放在学习/工作上。

那我是不是也不该变美,以防别人认为我是“花瓶”?

这个从“她”到“我”的不断怀疑,正是女性在社会语境下一遍遍的自我拉扯。

我们在容貌焦虑与精致羞耻中左右为难,一边想要挤进那套美的框定模板,一边又担心被看作是人品能力不行的“坏女孩”。

于是,我们在镜子前穿上华服,又在出门前换下T恤,将自己隐入人群深处。

越寡淡,越安全,这是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到的唯一忠告。

要她美丽,还要她纯欲

这边的普通女孩为美丽羞耻,娱乐圈的女明星们,又在因为不够“舒展”而被反复批判。

最近各路电影节和时尚活动红毯盛行,针对礼服的困惑又被摆上台面讨论研究。

捂胸口的迪丽热巴,被评价为既要又要。

“明明穿得那么性感,为什么非要捂着?”

“真的担心走光,别穿这套不就好了?”

后来又被发现在礼服里加了内衬,更是被网友们嘲笑“小家子气”。

秦岚在上海参加一档综艺时,因为胸口深V开叉太低,于是自己动手缝礼服,看起来熟练无比,显然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针线活儿。

对于一些比较透的礼服,加内衬又成了业内心照不宣的改装标配。

唐嫣的高定礼服,内衬补到裙子下摆,和秀场图几乎认不出是同一件。

于文文这套改装潦草又离谱,在全透视装里加了个纯白背心和纯白短裤,乍一看像是在运动服外头随意罩了件纱裙。

杨幂这套还算好,但也是把胸口挡得严严实实。礼服原本的妖冶性感被完全剥离,只剩下了中规中矩的美丽。

不舒展,不大方,成为了网友们批判女明星红毯时说的最多的话。

但话说回来,也不能全怪女明星们不敢表达。

毕竟,性感已经成了带有羞辱意味的贬义词。

曾经以性感闻名的柳岩,从出道起就被贴上所谓“人间胸器”的标签,此后十余年,都在和这套评价体系抗衡。

她做主持,演电影,上综艺, 人人要求她性感,人人嘲讽她性感。

而由性感的外表开始,对她的羞辱也蔓延到现实生活。

那个几乎毁掉她职业生涯的“伴娘事件”,虽然从始至终她都是受害者,但却要一次次出来自证、道歉、甚至含泪发誓。

有如此“前车之鉴”,其他女明星当然是如履薄冰。

但不得不在红毯上贩卖美丽的她们,只能在性感的礼服里穿针引线,密密实实地挡住身体,努力撇掉负面的凝视。

即便礼服没问题,女明星们的红毯状态也会被拿着放大镜研究。

走红毯时顾盼生辉的张天爱,被评价为内核羸弱,太瑟缩、看起来不自信。

穿不习惯高跟鞋的关晓彤,走路“像个男的”,没什么美女气场。

命名为美的这道坐标轴上,女性左走右走都是坑,必须在限定范围内自我改造。

对美的拷打,细致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宛如一条惊险万分的羊肠小道,处处是红线,处处是攻击,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他们画下的圈套。

真让人想起陈粒的那首歌:

“想我冷艳,还想我轻佻又下贱。

要我阳光,还要我风情不摇晃。”

眼看着性感被一点点阉割修剪,不敢丝毫外放,追求美丽的网友们只能又生造个词汇:“纯欲”。

顾名思义,要撩人,但不能太放荡,要性感,但不能太出挑,要风情万种,但不能太扭捏作态。

如何把握这个度?全靠自己悟。

审美的游标卡尺将每个女生摆上天平,逼迫着她们在模糊的界限里苛责自我。

实在无法在这套评价体系里高分通关的女孩们,只好收起漂亮衣服,收起想要性感美艳的心,“老老实实”做个正确的好女孩。

毕竟,保守总是不会出错的,对吗?

少一点目光,多一点赞美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迷思。

为什么穿衣自由已经说了许多遍,我们却一次次被绕回同样的圈套里,被无端驯化和压迫?

为什么我们内心明明已经建立起关于美的定义,却还要被社会目光拽回白幼瘦的模板?

为什么网络上女性主义的思潮铺天盖地,现实中的女孩们却越来越沉默、保守、陷入同样的精致羞耻?

这些巨大的割裂感,似乎营造出了一种固定的女性氛围: “道理我们都懂,可是实践起来,太难了。”

常年因身材而被网友讨论的马思纯前阵子在节目里聊起了自己的心理波动。

在减肥时,她也有过想要放弃的冲动,一直到走红毯之前,她还在给自己加油打气:你要自信,不是为了跟大家拼身材,而是因为你内心强大。

走完红毯,她有一种“扛过来了”的感觉。

或许,这也是广大女性曾经历过的挣扎与搏斗。

我们下意识追求美,但却在失败中跌入情绪的失控;我们鼓励自己逃离美的模板,却又忍不住在他人的目光中自我审视。

法国哲学家萨特在二十世纪说出的那句“他人即地狱”,几乎是所有女性不可逃避的生存格言:

他人的目光,就是我们鞭笞自身的工具。

要如何改变?

马思纯在节目里提到了身边人对自己的赞美,或许,这是我们所能做出的最微小、也最有效的帮助。

在过去,赞美女性的名词总是被一个接一个污染,我们要做的,就是用真诚的赞美夺回舆论场上的话语权。

YouTube上曾有博主做过一个系列视频:夸赞每个路过的人。

她会夸赞路过的黑人女孩像迪士尼公主,会赞美一对老夫妻很般配,会在称赞一个女孩漂亮之后为她的舞蹈高歌。

视频里,那些接受赞美的路人无一例外地露出了羞涩的微笑,但下一步,她们就肉眼可见地开心起来。

看着她们的笑脸,你会相信,这就是美的样子。

她们精致,她们性感,她们的美是一种澎湃的生命力,她们的身体只属于她们自己。

说回到女孩们的精致羞耻症。

在她姐看来,所谓的精致羞耻只是表象,在这层秘而不宣的羞耻背后,是长期的、不平等的性别束缚。

小时候,你被告知美是坏的,是不纯洁的,是淫荡的。

长大后,你被告知美是污名化的,是与道德强相关的。

当你受到伤害,你被告知美是你的原罪,生而为女,你总是辛苦,总是为难。

一层一层的告诫过后,我们的衣柜里,只剩下最不出错的那件T恤。

可即便如此,或许也有人对你说:“穿得像个男孩子,是不被喜欢的哦。”

为了获得身份的认同,我们在坐标轴上左摇右晃,向着那条不存在的渐近线奔跑,越努力,越困惑,越疲惫。

那么,该停下了。

美丽无罪。

追求美丽无罪。

不够美丽也无罪。

你能够站在这里,是因为你内心强大,是因为你看过的风景够多。

你无需为你的素颜焦虑,也不需要为你的精致而羞耻。

美丽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

你我都值得一句最真诚的赞美。

p.s. 夏天到了,她刊打算走上北京街头,开设一个关于「穿衣自由」的一日摊位⬇

诚挚邀请在北京的姐妹们带着自己不敢穿出门的衣服来找我们玩;不在北京的姐妹们想参与活动,也可以把自己“压箱底”的衣服邮寄给我们。

穿上“压箱底”的衣服,还有神秘摄影师为你免费拍大片,记录你的勇气时刻。

作者 - 今鱼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