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进入冲刺阶段!都说得语文者得天下,而语文考试中,分数占比最大的就是作文了。
(资料图片)
文汇报再次邀请上海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樊新强,为广大考生支支招,如何在高考考场上写出一篇高分好文。
祝福所有考生金榜题名!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近在眼前,就语文备考而言,最后阶段的重点应该在议论文写作的提升上。如何实现提升?笔者在这里提出三条建议,以期有助于学生备考。
高中语文学习,并不是单纯地指向高考,更指向人的成长。如果我们把语文学习的目的等同于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分数,这就窄化了语文学习,并消解了三年高中语文学习的独立意义。语文学习更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现代公民必备的阅读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对人生和社会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正确的认识与判断,这既是能力的锻炼,更是精神的成长。
以上海的高考作文命题为例,这十多年的作文命题就对教学形成了良好的引导功能。上海的作文题以重思辨而著称,往往要求考生就某一既具体而具有普遍的问题展开思考。应该说,这样的命题导向,一方面能够满足考试的选拔功能,因为确实能够看出考生思维的高低、表达的优劣;另一方面也能够与语文学习涵养“精神成长”的目的相契合。
故而,如何写好一篇议论文,对于高中生而言还有不少内功需要积累和提高。
温故知新
整理归类曾经的作文简报、素材本
从备考的角度来说,考生们经过三年的高中语文学习,经历了大大小小各种考试,训练了形形色色各类作文,对生活、社会中的主要问题或多或少已经形成了基本认识。当然这些认识可能还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正如武器库中散乱在各个角落的兵器,现在到了整理归类、磨砺上阵的时候。因而,考生们不妨拿出曾经写过的文章(包括同辈们所写的“范文”),曾经思考的作文题(可以是近三年各区的一模二模题),曾经积累的剪报本、素材本等,以主题的形式加以整理归类。
笔者所在的上海中学,高三最后阶段复习时就常常引导考生以主题的形式归纳整理所写过的作文,比如2021年的备课组以“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自处与他人相处”“精神追求”等主题启发学生整理。主题的归类可以是多角度的,笔者在指导考生备考时,曾罗列出“大与小”“远与近”“浅与深(博与专)”“快与慢”“进与退”“半与全”“主与次”“外与内”“刚与柔”“齐与乱”等二十来个主题,引导学生梳理与思考。主题的归类也是开放的,既有老师提供的一些主题,也应该加入考生自己写作中涉及的主题,力求能覆盖我们生命中涉及的主要领域。
归纳整理若干主题之后,考生可以基于自己的积累对主题初步形成自己的看法,并结合具体的试题列出提纲;同时,不要忘记外部的力量,不要忽略智慧的碰撞,可以就这些主题或者具体的试题,与自己的同伴、老师、家长展开讨论,以此丰富自己的思考,完善自己所列的提纲。另外,还可以做的是,取出自己用于积累的剪报本或素材本,将素材与主题、提纲相匹配,纳于主题或者提纲之下。
这样以主题的形式,整理作文题、素材本,梳理认识与思考,不唯有益于备考,也有利于智慧的提升,甚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
理论引入不能生搬硬套
而要善于调用消化过的理论积累
对人生、社会问题形成基本的认识之后,如何进一步深化认识,用教师或考生的话来说,如何在文章中再推进一层,这是写作中难点,让考生普遍感到头疼。这当然首先取决于考生多年来的阅读视野、思考积累、人生阅历,进而形成的见识。其次,也与这些积累的见识能不能得到有效激发相关。以下所述策略,或许能够有助于考生激发这些积累的见识,使得文章再深入一层。
1. 引入虚拟论敌,质疑问难
在文章形成了基本的论述框架之后,再想一想自己的例子是不是典型,有没有反例;或者再想一想自己的观点是不是普遍,有没有条件;或者再想一想自己的论证是不是跳跃,有没有隐含前提等等。如果还有不够周密的地方,或者有待补充的地方,就可以引入虚拟论敌,也就是假设一个反驳者提出质疑问难,进而将文章推进一层,使得思考更为深入,论述更为严密。例如苏洵《六国论》开头通过“或曰”引入虚拟论敌,提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质疑;考生们在平时写作中使用“然而有人却提出……”“有人却不这么认为……”等表达,都是在引入想象的论敌。关于这一点,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中有较为详细的论述,考生们在作文备考时,可以再加回顾与体会。
2. 引入相似概念,辨析厘清
议论文写作中,总会涉及一些概念。概念要厘清,在论述过程中要统一,这是很重要的原则。考生在作文训练中也常会听到老师的提醒,概念使用要从一而终,不要随意偷换概念。之所以老师们会常常提醒,正是因为在写作过程中偷换概念的现象经常发生,一些相似的概念也确实容易混淆我们的头脑,包括读者的头脑。也正是因为如此,考生不妨“反弹琵琶”,大大方方地“开门揖盗”,引入容易引起混淆的相似概念,特意与文中涉及的概念进行辨析,进而厘清文章的内涵与外延,这样的话,文章在不知不觉中就又深入了一层。比如写“进与退”为主题的文章,“退”与“躺”可以辨析;写“放下与得到”为主题的文章,可以引入“放弃”,“放弃”与“放下”的辨析,可以让问题的探讨更深一层。再举最近徐汇二模的作文题为例: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倾向于做出“最优”的选择;但很多情况下,我们未必做了“最优”的选择。你对此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题中涉及“最优”这一概念,考生不妨引入“最好”与之辨析。“最优”与“最好”有什么区别?“最优”,是从理性的角度来衡量;而“最好”的评判角度更为综合。当我们思考到这一点的时候,“未必做了”四个字的内涵空间就展开了,是不想做而不做,还是想做而做不了,进而文章就深入到了“理性这一评判标准的单一性”“理性本身的有限性”等命题。
由此可见,引入相似概念确实有助于深化思考,将文章有效地推进一层,即便这个相似概念不是显性地呈现在文章中,而是隐藏于思维的运行中。
3、引入相关理论,阐释本质
近年来,考生的写作实践中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文章大量引用西方哲学、社会学理论,用以提升文章的深度,然而由于写作者只是囫囵吞枣式地浏览了相关理论,甚至只是机械地记了一些概念,并没有真正理解吃透理论的内涵,因而文章的引用常常显得牵强附会,甚至张冠李戴;再加上翻译文字的孱入,使得文章语言晦涩难懂。这已经引起很多关心写作教育的专家学者的警惕,也引发了很多对个案文章的批评讨论。在大家的合力之下,这种风气已经得到一定的遏制。
然而,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走向另一个极端,排斥理论的引入与运用。平心而论,如果引入的理论是恰切的,这对于解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生问题是有效的,常能起到以简驭繁、高屋建瓴的成效。比如用《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的理论来解释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用“信息茧房”来解释先入之见的可怕,用经济学中“边际效用”的理论来阐释生活中的资源分配现象……简而言之,理论是对规律的认识,善于用理论解释问题、阐释现象,往往点出事物的本质,给读者以豁然开朗、醍醐灌顶之感。如何合理地引入理论,当然不能“死记硬背”然后“生搬硬套”,而是要善于调用经过消化的理论积累。临考之前,可以去翻一翻政治、历史、地理等教科书,回顾一下所学的相关学科理论,看一看这些理论是否能纳入前文所述的作文“主题”之下,以备不时之需。
议论文写作
不要急于在开头和盘托出所有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这样一种现象:考生对问题或现象有了不错的认识,甚至还有较为深入的思考,然而一落笔成文,总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写得很单薄。据笔者的观察,这一方面与写作者的素材积累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写作者的展开方式有关。他们不会以循序渐进地方式逐步地展开自己的思考,一旦有一些思考,写作者就迫不及待地在文章开头部分和盘托出,这使得文章很难从容地自然地伸展开来。笔者就有几次这样的经历,作文讲评结束之后,有学生跑上讲台来与我“讨论”:老师,你说的几层思考,我的第二段里都有,怎么就单薄了呢?老师,你说的几层思考,我用一段话就写清楚,后面我写不下去了,就开始凑字数,胡言乱语了。
这样的问题,既是素材积累的问题,也是写作意识的问题。写作不是答题,不是给出结论就可以了;而是一个对话和说服的过程,每呈现一层思考或者一个观点,就要给出必要的阐释或论证。同时,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接受观点需要时间,循序渐进地展开正是给予读者接受消化的时间。另外,从文章审美的角度而言,写文章正如造园林,不能让读者一览无余,也不能堆砌景观,让读者应接不暇;而要曲径通幽,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欣赏美景、接受观点。可行的办法是,在构思动笔之前,将自己的几层思考凝练成几个逻辑恰切、层层推进的句子,然后将它们转化为文章主体部分的几个关键句。写作时,像打纸牌一样一张一张依次发出去,而不要一下子就打出底牌。
议论文写作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一早一夕可成之事,需要时间的历练和经验的积淀;也没有固定的套路与模式,要考虑特定的内容、特定的读者等因素。然而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也是一件不复杂的事情,用干净朴实的语言,逻辑清晰地、循序渐进地表达清楚自己的认识与思考,这是我们经过努力都可以做到的,也就是孟子所说的“非不能”者。
作者:樊新强(作者系上海中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8-2015 www.7015.cn All Rights Reserved 理财日报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licairibao@sina1.com.cn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3 392 950@qq.com
备案号: 豫ICP备202003587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