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石恩泽 深圳报道
4月27日上午,深圳光明科学城里多了几位新“住户”——合成生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正式入驻。
此外,深圳超算、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科学与应用研究装置、精准医学影像大科学装置、鹏城云脑、深圳国家基因库、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同步向全球发出共享邀约。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企业、个人都可通过网络预约使用这些大装置进行科学研究。
(相关资料图)
实际上,这个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自2019年到2022年,中国每成立2家合成生物企业,就有1家落户深圳,而且有八成的概率就落户在光明科学城。
从定位供给香港农副产品的农场,到深圳举全市之力最新打造的创新平台。2018年,光明成为深圳最新行政区的时候,深圳市就赋予其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使命任务。五年时间,光明在农田里筑起了科学城。
记者了解到,目前,光明科学城集中布局建设了24个重大创新载体,包括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1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2个广东省实验室,2个研究型高校;重点聚焦三大前沿方向——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
2021年,在深圳市科创委摸底各区产业时突然发现,光明区合成生物产业正逐渐发展成为全市乃至全国合成生物的第一方阵。
作为工业5.0概念的探路石,2021年,合成生物站在了一级投资圈里的风口上。而就在此之前,投资机构基本没有几家系统地关注过合成生物领域。
作为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所(下称合成所)基金高级顾问,丛永俭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此前不少同行甚至将合成生物的超前理念看作天方夜谭。
“美国投资机构关注合成生物领域已经十多年了,但2020年以前,国内大多数机构压根没有听过‘合成生物’四个字。这么大的一个领域被投资人系统性的忽略了。”丛永俭说。
从几乎无人问津到今天被认为是“未来产业”,学界和业界对光明区的合成生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得益于深圳市尤其是光明区对合成生物创新链产业链的支持和扶持,在全国也找不到哪一个城市能有这么好的政策,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张友明此前在中国合成生物学学术年会上表示。
时钟拨回2018年。当时,合成生物产业刚刚兴起,市场还没赋予生物经济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全国范围内也没有案例可以参考,但光明区毅然选择重点培养合成生物产业聚集。
参与了相关政策制定的光明区科创局向小四对记者回忆,制定过程中,区内各部门领导远赴全国各地产业园考察。“光明的政策不仅要做到全市最优,还要跟全国比,做到国内最高最优。”
2021年,光明区发布了全国首个合成生物产业“1+2”政策体系(即1个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专项政策,2个合成生物企业、专业园区认定标准)。除了综合政策,围绕“四链”光明区对合成生物产业还有多项“首个”。
其中,针对产业链基础研究方面,投资7.2亿元建设全球首个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下称“大设施”)就布局在光明科学城,在合成生物设施软硬件一体化上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针对创新链,光明区建立起“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打造全国首个合成生物产业创新中心(下称“创新中心”)作为科研成果转化的创新载体,并配套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这个模式让“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员和“穿西装”的企业家同在一栋楼里工作,极大缩短了原始创新到产业转化的时间周期。
在提供科研源动力的教育链和人才链上,全国首个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落地光明。全职学术带头人涵盖哈佛、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学府,前沿多学科交叉研究课题组50个。
“我们刚搬来光明的时候只有20多个人,经过1年多的发展,现在赛桥生物的团队已超百人,来光明后融资近3亿元人民币,研发产地也扩张至近万平方米的GMP生产线和研发实验室。”赛桥生物CEO商院芳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选择光明最看重的就是政府对打造合成生物产业聚集的决心。
“大科学装置是科学城建设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个大科学装置的投入使用,标志着光明科学城规划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日前,光明区委书记蔡颖在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聚区现场表示。
脑科学——被誉为科学皇冠上的明珠,也是人类探索宇宙和自身的最终疆域。未来在脑药、脑机接口、医疗器械等主要赛道上,都将实现千亿级美元市场。
在光明区内合成生物公司走入“完成商业闭环”赛点之际,脑科学接过此前合成生物的热度,成为光明区内一颗燃起的新星。
从国内外“装置+”科学城产业化的成功经验来看,并不是单纯地“就装置谈产业”,放任产业主体自然集聚,科学城管理方对未来技术发展前景与产业市场空间的研判同样关键,选择适当的赛道能够让产业发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光明区从合成生物的发展经验中总结归纳出了“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融合的发展模式和“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并将这些经验将复制到区内其他重点发展的产业上。
今年4月,在“深圳创投日”走进光明活动上,现场投资人对脑科学赛道的初创企业,表现了极高的兴趣。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投资运行总监高雨森在分享中提到,光明区参照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模式,光明区将投资近9亿元,建设全球首个跨物种的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同时,光明区也将合成生物产业发展路径,延续至脑科学产业,用“设施+人才+技术”带动“脑与类脑产业”发展,并为脑科学产业成立了一个创新中心作为产业孵化平台,实现“原始创新+资源共享”,发挥“沿途下蛋+聚集效应”。
目前深圳已聚集了近百家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领域重点企业,2022年深圳市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企业产业规模约20亿元,增长率突破20%,预估2025年该产业规模可翻番达40亿元。
高雨森表示,脑科学创新中心约1万平方米的空间里入驻了18家企业,同时,在光明区政府支持下规划建设的近7万平方米的类脑智能产业园,已入驻了近40家企业,“全部招满”。后续第二批还储备了近60家企业,届时将入驻一个约10万平方米的新建产业园。
在融资规模上面,过去半年内,脑科学创新中心帮助6个项目取得了近1.5亿元的融资,入驻企业融资规模累计超10亿元。
“在跟投资机构交流中,我发现脑科学产业发展正在迎来一个重要的窗口期,今年开始迈入市场化阶段。”高雨森说。
虽然“装置+”科学城因拥有大科学装置这一稀缺性科研基础设施而成为科学城最典型的类别,但是大科学装置投入及运行费用高、研究成果产出不确定的“白象难题”也成为全世界“装置+”科学城面对的共性挑战。
纵观全球领先的“装置+”科学城,均通过灵活、专业的体制机制设计与配套环境构建将大科学装置的产业化价值潜力最大化释放。
在光明科学城论坛即将召开前夕,4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经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为光明科学城建设护航。
作为国内首部科学城专项法规,光明科学城在治理结构上提出,支持开发运营企业通过市场化运营,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面向国内外各类创新主体开放共享。
“经济社会的发展依赖高速公路、高铁、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支撑,同样,科技创新的发展需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支撑。创新的基础设施建好了,它的溢出效应也会非常高。”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院长孙冬柏教授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
这意味着,光明区的大科学装置并不是束之高阁,深藏于大学象牙塔内的摆设,而是要开放给所有具备科创梦想的企业使用。
“这是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圳路径。”光明区发改局副局长张冬冬此前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好比说,光明科学城实际上在做一个开放共享的互联网平台。
“这些设施不仅要服务深圳市,更要辐射大湾区,甚至全国。而内部循环无法支撑光明科学城的长远发展,光明科学城必须要开放共享,跳脱出以往科研项目中实行‘包干制’的做法,走出符合市场化的运营机制。”张冬冬说。
同时,在人员管理上,光明科学城计划把科员人员分为两类,一类为基础科研人员,另一类则是应用科研人员。在保留10%-20%的人员做基础科研的同时,鼓励更多的科学家面向市场设计科研项目,针对“卡脖子”技术开展应用研究,对应的要留出一定量的科研资源给应用科研项目,以确保更多的核心技术在光明科学城被攻关。
“科研成果不能只存在于科学家的脑中,而要去切实地满足企业需求,只有有用的技术才能转化。”张冬冬表示,转化的过程中要确保参与各方责利对等,收益合理分配,鼓励科学家跟踪服务,培养企业家的科学素养,构建循环迭代的“科研——应用——科研”体系。
纵观全球领先的“装置+”科学城,均通过灵活、专业的体制机制设计与配套环境构建将大科学装置的产业化价值潜力最大化释放。
政府作为创新组织者的这个角色非常重要。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此次在光明区政府工作报告的产业发展上,也有所体现。
在科技和产业的结合上,除了上述所提以基础科学研究突破带动产业发展,光明区还将通过科技赋能传统产业,打造国际知名的“时间谷”,支持内衣基地打造“总部+研发+生产”集聚区,打造1个建筑业总部基地,建设1—2个建筑科技产业园,引育建筑业企业超60家,总产值达500亿元以上。
在科技与金融的融合上,光明区将集聚发展科技金融业,设立光明科学城母基金,配套概念验证基金、中小试基金等各类基金10支以上,总规模超200亿元以上。
在产业配套服务方面,光明区将积极培育做强服务业。打造凤凰城国家级消费商圈,建成星河COCO City、光明国际汽车城二期,加快构建数字化现代物流体系,建成光明、玉塘、马田物流转运中心。
同时,在科技创新时代,园区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用,科技创新需要氛围的支撑,需要各种配套。
日本筑波科学城就曾走过“弯路”,把重点放在科研机构的迁移上,但各种商业、文化休闲配套没有跟上,导致在建设初期,一到周末就出现“返东京潮”。直到后来,筑波科学城抓住一些契机,兴建购物中心,完善交通、文化等配套设施,才将整个城市盘活。
全球创新中心总干事、中国社会经济分析研究会副理事长赵刚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从修建“产业园”进化为打造“科学城”,要求政府不单是在资金上给予扶持,还要在营商环境、科研环境、居住环境上皆有所作为,否则科学城将变为“睡城”。
在教育配套方面,自光明区成立以来,基础教育领域投入超170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27所,引进名校名园近20所,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37890个、高中学位12600个,是过去十年增量的三倍。
在绿色生态领域,光明区生态资源丰富,拥有各类公园279座,未来还将建设郊野径150公里、骑行径150公里,串联大科学装置、城市公园、地标节点,形成贯通全城的绿色慢行网络。
沿着茅洲河水系、巍峨山、光明湖、大顶岭森林公园等“一河九水合两明,百里青山入繁城”,光明的生态本底、开放空间、人文节点等优势资源“串珠成链”,成为广深科创走廊上的一颗闪亮明珠,辐射广莞惠科技创新活动圈。
Copyright @ 2008-2015 www.7015.cn All Rights Reserved 理财日报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licairibao@sina1.com.cn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3 392 950@qq.com
备案号: 豫ICP备202003587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