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如期而至2023春节档电影市场观察

2023-02-03 10:16:21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策划人语:

春天果然如期而至:统计显示,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超过3亿人次,无论餐饮、旅游还是文化娱乐,都是一派热闹景象。仅在1月份,国内电影票房收入就已突破100亿元,达到了2018年全年总收入的六分之一。仅春节档七天内,电影总票房就超67亿元人民币,取得了历史第二的成绩;这个春天又与众不同:风靡春节档期间的电影作品中,国产片竟贡献了99.22%的票房占比,题材涵盖悬疑、喜剧、科幻、动画、运动、历史等,囊括了人们能在春节期间想到的几乎所有类型,国产文化产品爆发出旺盛生命力。与此同时,三亚的海滩、大理的民宿、北京的皇家园林、西湖的断桥堤岸,熙熙攘攘的游客联袂成云……消费意愿在提升,消费氛围在复苏,春天已经如期而至。


(相关资料图)

兔年电影市场迎来“开门红”。

国家电影局1月28日发布数据,初步统计,2023年春节档(除夕至正月初六,1月21日至1月27日)电影票房为67.58亿元,同比增长11.89%,取得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的成绩。其中,国产影片表现突出,票房占比达到99.22%。截至2023年1月31日,全年总票房已超100亿元。

作为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优化后的首个春节档,这样的成绩无疑令人兴奋。其不仅呈现着一个类型愈发多样化、创作愈发专业化的影片供给矩阵,更彰显了我国文化市场的消费潜力,提振了各行业经济复苏的信心……

头部与口碑

“神仙打架”“这个春节档‘杀疯了’”……自2023春节档电影相继官宣定档以来,围绕各方电影的讨论便久居不下,诸如“你要为谁贡献票房”的讨论比比皆是。在各路影片的“吆喝”之下,电影院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喧闹,全国各地影城人气爆棚,自助取票机上排起了长队,售票厅、检票口人头攒动……这个春节档电影票预售时间虽缩短至上映前8天,为近5年来最晚,但电影市场爆发力依然十足,最终以67.58亿元的总票房创造了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的成绩。

不同于前几年主旋律电影“独领风骚”的情况,今年的春节档电影题材类型十分多元。截至1月20日,官宣定档的春节档影片共7部,较2022年同期减少了一部,包括《满江红》《流浪地球2》《无名》《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交换人生》《深海》《熊出没·伴我“熊芯”》,均为国产影片,题材涵盖悬疑、喜剧、科幻、动画、运动、历史等多种元素,同时集结了张艺谋、程耳、郭帆等知名导演和众多实力派演员。

一场没有硝烟的票房大战就此打响。《满江红》无疑是这个春节档的最大赢家,以26.05亿元票房居2023年春节档票房榜榜首,该片也成为张艺谋导演内地上映电影票房最高作品;《流浪地球2》以强IP效应位列次席,票房成绩为21.63亿元;《熊出没·伴我“熊芯”》稳稳占据亲子观影市场,以7.47亿元票房位列第三,也超过了该系列往年成绩。不难看出,这个春节档,头部影片依旧发力明显,冠亚军票房之和已超总票房的70%。

《深海》海报

相较于影片供给数量,口碑无疑是这个春节档电影的关键变量,其直观表现之一就是并未像往年一样出现“槽点满满”的“众矢之的”,反之,每部影片都亮点满满、各有千秋。今年春节档影片的豆瓣加权评分甚至提高了0.8分,达到7.6分,刷新历史最佳“战绩”。

另据《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2023年春节档调查》显示,这个春节档观众满意度得分87.1分,同比增长1.8分,为2015年开始调查以来春节档期最高分。除因排片问题挪档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档期调查的6部影片均进入“满意”区间(≥80分),其中满意度超过85分的影片有4部(《满江红》88.4分,《流浪地球2》88.0分,《深海》85.3分,《熊出没·伴我“熊芯”》85.2分),数量为历年春节档之最。甚至有不少专业人士公开认证,今年的春节档堪称“史上最佳”。

《满江红》海报

这一点从票房成绩走势中也可窥见一二。猫眼研究院发布的《2023春节档数据洞察》显示,2023年春节档票房走势稳健,在相对紧凑的预售期内,首日票房成绩达到13.57亿元,处于档期历史第四名,但今年春节档凭借影片自身的发酵,在大年初三仍实现了小幅上扬,单日票房在后续三天直追历史最佳。档期内,票房走势保持稳健,大年初一至大年初五日票房连破10亿元,形成了近年来春节档单日票房最平稳曲线。

票价与市场

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今年的春节档除票房外,多项数据出现积极转变:观影人次1.29亿人,同比增长13.2%;场均人次48.6人/场,同比上升33.7%,上座率38.5%,同比增长33.1%……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春节档放映场次有所降低,同比下降15.7%,为265.4万场,这也直接导致《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因排片不够票房成绩不理想而被迫调档。影片时长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今年的单片平均放映时长已达到2018年来的最大值,尤其是头部影片。春节档影片中,时长最长的是《流浪地球2》,达到173分钟,《满江红》和《无名》次之,分别是159分钟和128分钟,均超过了2小时。即使是最短的亲子电影《熊出没·伴我“熊芯”》也有96分钟。不过这并没有对票房产生负面影响,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好内容仍然是电影的决定要素。

另一个观众喜闻乐见的积极转变是——今年春节档全国票价近7年来首次下调。《2023春节档数据洞察》显示,去年春节档平均票价为52.7元,大年初一全国平均票价高达56元,2023年春节档全国平均票价为52.3元,档期整体下降0.4元,其中大年初一平均票价比去年同期下降2.8元,一线及三线票价下降最为明显。

自2019年春节档票价出现连续上涨以来,春节档票价过高一直饱受诟病。2019年的春节,票价同比2018年上涨了12%,大幅度涨价“助推”了《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等多部热映影片的盗版资源大面积传播。2021年和2022年的继续上涨与高票价,甚至让春节档票价连续成为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中负面舆论的代表。

与之相适应,除有特殊情况的2021年之外,2018年以来的春节档的票价越来越高,但观影人次总体呈下降趋势。反之,今年观影人次上升了近1000万,至少从观众反应来看,票价下调是合理且乐于接受的。

确定与变量

那么,又是什么促成了票价下调呢?

稳定的大环境显然是重要成因。按照以往经验,春节档票价有两个特点:一是一、二线城市的票价是高于三、四线城市;二是有大量一、二线城市的观众返乡过年,在三、四线城市进行观影消费。

“近几年,受疫情的影响,大量原本要返乡的观众滞留在了一、二线城市,观影消费只能在价格更高的一、二线城市完成。他们不仅要面对整体平均票价的上涨,还要叠加这种地区价格差异,实际支出价格就比往年要高很多。”在文化产业评论人、三川汇文体研究院研究员程菲看来,这也是前两年吐槽票价过高的重要原因。而今,反向流动恢复正常无形中抵消了这种差异。

此外,各地的文化惠民政策也是重要推动力。北京、长沙、惠州、连云港和无锡等多个城市相继发放电影购票补贴,直接刺激了消费需求。

从这一层面讲,电影市场实则是个信号,代表了政策利好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恢复经济的确定性。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以大年初一为例,2023年大年初一有票房收入的影院达11544家,影院数已经恢复到2022年大年初一的98%,直接促成了春节档影片的“百花齐放、佳片频频”。

透过春节档票房这面镜子还可以发现,这个春节,多个行业的“票房”都火了——国内旅游出游突破3亿人次,不少景区游人如织;商场餐饮、娱乐场所热闹,不少餐馆门外重现“排队大军”;电商、快递等行业繁忙,公司纷纷“高薪留人”……诸多信号都在证明,消费意愿正在提升,消费氛围正在复苏。

当然,就像诸多专业人士指出的,春节档电影票房火爆背后,也延伸出一些值得探讨和思考的话题。比如,春节档票房主要集中在头部影片,大制作较多,类型上不够丰富;个别影院的服务质量在网络上引发讨论,甚至争议等。再比如,今年的《交换人生》《深海》原本被业内看好,但是两部影片的市场表现是低于预期的,档期缺少黑马助力,单纯依靠头部影片难以突破票房纪录……

如何将确定性最大化,为不确定性注入确定性,依然是挖掘消费潜力、提升消费质量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大年初一 同比增长 如期而至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