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智能手表可社交可拍照可上网,在学生群体中十分流行,已成为孩子们的社交工具。与此同时,不少不良内容、伪装成益智类内容的游戏App、搜题类软件等,也借儿童智能手表“潜入”了孩子们的生活。此外,儿童智能手表还存在App支付不需要输入密码验证、信息泄露等问题。儿童智能手表究竟是手表还是“智能手机”?谁来监管儿童“智能手表”?
儿童“智能手表”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因其内容丰富、功能强大,既可以用于学习,还可交友、娱乐。而且,儿童“智能手表”有电话、定位等实用性功能,可以方便联系到孩子,查询出行轨迹,有助于保护孩子的安全,家长也颇为放心,愿意花钱购买。不过,目前儿童“智能手表”缺乏行业标准规制,部分厂商一心逐利、放松App审查、管理失序,导致“智能手表”乱象频生,衍生出诸多安全问题。
经过持续多年的迭代升级,现在儿童“智能手表”样式新颖,时尚潮流化,硬件配置和功能越来越强大,几乎跟智能手机差不多了,价格也由数百元涨到上千元。虽然儿童“智能手表”价格不菲,但是其优越的社交性吸引了大量孩子,其所极力宣扬的学习功能、安全功能,也诱使很多家长购买。显然,家长之所以愿意“埋单”,乃是看中智能手表的优点,认为其能够辅助孩子学习,网络安全性也可靠。
可是,从消费者反馈信息及媒体调查情况看,儿童“智能手表”App不设防,用户可以轻易搜到不良内容,平台还存在诱导消费、推送广告等问题。这就明显违背了厂商的宣传承诺,令安全功能成为一张废纸,学生用户可以不受限制地接触到不良信息,沉溺于网络游戏里。而且,由于儿童“智能手表”支付无需验证,导致学生用户经常被诱导消费,购买App年费、游戏皮肤等,令家长蒙受经济损失。
不仅是儿童智能手表,还有其他未成年人产品,比如智能音箱、平板电脑、早教故事机等,都存在同样的情况。可见,在儿童类电子产品大行其道之际,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接触和使用这些智能产品,行业标准、安全监管也要跟上来,督促厂商遵守法规,履行社会责任,筑牢安全防线,承担起审查内容、App的主体责任,将不良内容、违规App拒之门外,以免毒害未成年人。
儿童类智能产品与手机类似,都是通过App来实现功能的,那么可以借鉴智能手机的监管模式,对儿童智能产品实施严监管。比如,要求厂商在产品里只能设置儿童模式,限制产品功能,不得有成人类功能,禁止刷机功能;建立儿童类App白名单,经过监管部门审核,符合内容健康、安全标准的App,才能在平台的应用商店上架,禁止通过其它渠道下载、安装使用App。
Copyright @ 2008-2015 www.7015.cn All Rights Reserved 理财日报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licairibao@sina1.com.cn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3 392 950@qq.com
备案号: 豫ICP备202003587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