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讯:“躁动”的异质结:龙头签大单 降本提速

2022-09-06 07:36:2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最快今年底,一些龙头企业就有望将异质结电池全成本下降接近PERC电池。


(资料图片)

一份大合同,让光伏设备龙头厂商迈为股份(300751)(300751.SZ)的股价再度一飞冲天。9月5日,该公司开盘后股价持续上攻。截至收盘,迈为股份总市值已经突破900亿元,这距离其8月下旬创下的历史最高点,只差咫尺。

来自下游异质结电池制造商的设备采购大单,是直接的催化剂。9月4日晚间,迈为股份发布签订重大合同公告,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安徽华晟)拟向公司采购高效硅异质结太阳能(000591)电池生产线12条,共7.2GW,其采购总额超过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0%,未达到100%。

算上今年4月份与印度上市公司信实工业签订的4.8GW异质结电池生产设备整线,这两份订单总和就已经远超迈为股份2021年全年营收。不过,该公司在4日的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合同金额为商业秘密,履行披露义务可能会引致不当竞争、损害公司利益。”

事实上,对设备端的渴求,正体现了当前国内异质结产业链的“躁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2022 HJT&叠层技术峰会”上获悉,最快今年底,一些龙头企业就有望将异质结电池全成本下降接近PERC电池。

设备商站上风口

业内认为,2021年是PERC产线投资的尾声。在光伏电池技术由P型向N型切换的背景下,光伏电池设备厂商,迎来了风口。

虽然当前有关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路线的争论并未休止,但无论何种电池技术的扩产无疑都利好设备厂商。这其中,今年以来,随着异质结降本提速,来自设备端的需求不断提升。

根据东吴证券(601555)的预测,保守估计,到2025年,异质结设备需求将达到400亿元,而乐观情况下,或能超过530亿元。

春江水暖鸭先知。

“异质结电池相较于PERC而言属于一种新的技术路线,其生产设备与现有的PERC产线设备并不兼容,需要全部新建产线,由此将带来大量的新增设备需求。”一位光伏企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目前的设备企业布局来看,异质结整线设备商包括迈为股份、捷佳伟创(300724)(300724.SZ)、金辰股份(603396)(603396.SH)、理想万里晖等。而目前,行业暂时呈现寡头格局,迈为股份占据一半以上的异质结新扩产能设备市场份额,“不过,整个技术和设备工艺仍在变化中,所以整个设备市场的份额当未定格。”

根据行业统计数据,2021年全市场异质结设备招标8.1GW(不包括欧洲),迈为股份获得5.8GW订单,市占率约72%。

不可否认的是,今年以来,迈为股份的确尝到了异质结电池扩产的甜头,揽下了多份大单。

4月中旬,该公司发布公告,信实工业拟向新加坡迈为采购太阳能异质结电池生产设备整线8条,产能为600MW/条,共4.8GW。其采购总额超过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0%,未达到100%。

时隔四个多月后,迈为股份再度拿下安徽华晟7.2GW订单。这两份订单合计12GW,按照当前行业异质结每GW4.0亿元左右的设备价格,迈为股份便拿下了价值48亿元的合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21年,迈为股份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0.95亿元,同比增长35.44%。今年上半年,其营收增长提速,至17.6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26日,迈为股份公布了降本的最新进展——其采用低铟含量的TCO工艺结合SunDrive公司的铜电镀栅线,在全尺寸M6单晶硅异质结电池上取得了25.94%的光电转换效率,提升了低铟无银异质结电池效率。

“异质结非硅成本的优化主要围绕降银耗,以及减少含铟靶材的使用实现。”中信建投(601066)分析认为,迈为股份此次公布的最新降本成本,对于量产降本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链降本提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当前,异质结降本路径主要围绕硅片薄片化以及银浆用量的降低。前者,关乎硅片切割工艺;后者,则是占据着非硅成本的“大头”。

硅片薄片化的趋势,在近两年来上游硅料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有所放大。根据TCL中环(002129.SZ)公布的信息,异质结硅片的量产片厚已经由150μm切换至130μm,正在进行120μm及以下超薄硅片的开发。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更是从“2022 HJT&叠层技术峰会”上获得了由高测股份和安徽华晟合作产出98μm超薄硅片的消息。

尽管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曾预计,2030年,N型单晶硅片厚度有望下降至130μm,P型单晶硅片厚度有望下降至140μm。可显然,硅片减薄速度正在快于预期。

银浆用量的减少,则同样是异质结降本的核心之一。

银浆目前仍是光伏电池片主流的电极金属化材料,异质结技术由于使用进口低温银浆,价格更高且用量较大,银浆成本占据电池片总成本较大比例。

在阿特斯嘉兴研究院负责人蒋方丹看来,基于光伏装机量的爆发式增长,全球白银的供给和需求,以及远期可实现的银浆耗量目标,异质结是优选的技术路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在今年第三季度,异质结量产下单片电池的银浆耗量降低到120㎎。而到了2023年,随着银包铜浆料结合0BB技术(无栅线)的全面应用,单片电池的银浆耗量将降低到70㎎。且随着未来电镀铜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全面取代银浆料的时代终将到来。

“异质结技术的成熟和产业链协同的进步,有望补上光伏最后一块拼图,真正实现光储平价。”SOLARZOOM光储亿家创始人刘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作者:曹恩惠 编辑:张伟贤)

关键词 营业收入 生产设备 技术路线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