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G20开幕,告诉你海航为什么收购德银

2017-07-07 09:41:29 来源:中华网|0

G20峰会就要德国汉堡开幕了。峰会虽然还是那个峰会,不过在过去一年里,中德之间却发生了一件值得让每个中国人都骄傲和兴奋的事情——一家中国企业,过去一年逐步增持德国的标志性银行,成为了德国第一大银行的第一大股东。这家企业就是海航集团。现在持股德银9.92%股份,是老牌德银的头号股东。

文 | 董秘帮手 阿黄

阿黄知道收购消息时是很震惊的

 

中国企业走出去,收购写字楼、油田、机器人、奢侈品、矿…各种资产的不少,但是能够成为一个在全球金融系统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银行第一大股东,还是头一次。

据媒体报道,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还受邀参加了习大大和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在柏林的晚宴,这应该也能间接说明海航集团过去几年在德国市场的一系列动作,受到中、德两国政府的认可。所以借着这个机会,我们分析一下这次海航收购德银的这笔生意是否划算。

收购过程

2016年各种关于德银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2015年巨亏75亿美元,公司面临重组、美国司法部的140亿美元处罚,各项法律诉讼、英国脱欧后带来的不确定性等种种不利因素,使得其交易价格远远低于同业机构。德银的股价从2014年一路下跌到2016年中,到之后开始企稳回升。到17年7月初,股价是18.15美元,市值仅为250亿美元,市净率也是低到0.37。相比之下瑞银的市值643亿美元,市净率1.2,花旗银行的市值1879亿美元,市净率0.9。德银的估值仍然较低。根据相关信息,海航2017年开始分批次购买德银股票,直至持有其9.92%的股份。

 

德银有那么糟吗?

之前市场对于德银的担心主要是以下几个:

(1)在衍生品市场头寸高,受利率和汇率影响大。德银2016年底持有的衍生品头寸42.89万亿欧元,其中利率相关和汇率相关衍生品约40万亿。

(2)美国司法部140亿美元罚单。

(3)欧洲局势动荡,英国脱欧等宏观环境影响。

其实这些问题没有那么严重:

(1)衍生品的名义金额并不能代表银行实际面临的风险。因为这些衍生品合约一般是代客持有,执行保证金制度,一般在损失超过保证金20%-30%时就会强制平仓,银行本身不会遭受损失。而且不同类型的客户一般会持有方向相反,可以相互对冲的衍生品合约,这些头寸正负相抵,实际的净头寸小多了,比如2016年底,正负价值相抵后,净头寸只有202亿欧元。

 

(2)另外我们看看德银的财务报表:

 

2016年底德银的一级资本充足率达11.8%,JP Morgan是12%,美国银行10.6%,中国银行为12.3%。而且通过正在进行的80亿欧元的配股,德银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会提高到14%,远超其他银行。

并且2016年德银现金余额比2015年底增长一倍到1813亿欧元,增强了流动性,这是德银持续处置非核心资产的结果。

(3)美国司法部的罚单和最终和解金额是两个概念。美国司法部早在13 年就开始对金融危机前各大行的RMBS 业务进行调查和罚款,最终支付金额也可能低于最初的数目。花旗就曾在14 年被美国司法部就同样问题开出120亿元罚单,最终经谈判支付了70 亿元。

(4)公司也重新调整架构,聚焦核心业务,缩减费用,公司计划将费用从2016年的247亿欧元减少到2018年的220亿欧元,2021年到210亿欧元。

可以说德银的风险远没有外界所担心的那么高,并且通过各种努力,已经走出了低谷,开始复苏。其实像类似德银这样的银行,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上市公司治理规范,董事会中立,因此除非是德国经济崩盘,否则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很小。

欧洲的“冬天”过去了

银行的经营好坏和经济环境相关性不要太强,经济好则银行好。2016年欧洲风雨飘摇,难民危机,英国脱欧,法国大选….可谓坏消息连连,但是进入2017年随着法国大选结束,英国脱欧出现变数,欧洲“最坏的时代”已经过去。欧洲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出现了复苏的势头,制造业的PMI也创6年新高,达到56。

 

欧元区的GDP增速也在回升:

 

海航为什么投资德银?

德银这一年的情况属于风险被高估,价值被低估。随着欧洲市场好转,银行业的风险也将大幅降低,走出低估并开始复苏。这笔投资风格反映比较典型的巴菲特所倡导的“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的价值投资理念。说到容易,但是做到,则需要对全球政治、经济、市场环境具有很深的理解,才能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也需要相当的魄力。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能够做到并不容易,需要为海航这笔投资点个赞。

正所谓艺高人胆大……

 

我们推测海航此次投资德银的目的分以下几个层面:

(1)财务投资获利

此次投资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好,在低谷买入,能够获取不菲的财务回报,按照之前较低股价买入,待欧洲市场进一步回暖,政治形势稳定,德银相关战略调整举措见效后,股价不回升也难,根据市场对德银未来的分析,IRR有可能高达20%—30%。

(2)业务协同

德银的三大核心业务包括商业银行、公司金融及交易银行服务,股权及债权融资服务以及私人银行服务及财富管理服务。而海航的三大核心业务是航空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服务。成为德意志银行的最大股东,对于海航旗下的资本板块而言,能为其现有的客户提供更为丰富的金融服务品种,更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渠道。而当下德银的三项核心业务恰好能够满足海航在金融业的发展需求。购买德银的股份并成为德银的最大股东是向国际银行业迈进的第一步,不仅可以提高海航在德银内部的影响力,同时也将大大提高海航在国际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地位。而协助海航此次投资德银的合作伙伴C-QUADRAT公司的首席执行官Alexander Schütz也已于2017年5月份担任德银的监事会成员。未来业务协同如果进展顺利,则在股权结构方面的合作也可以继续加强。

(3)中国企业进一步和欧洲企业协同,契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欧洲和中国作为古丝绸之路的终点和起点,经济体量和世界政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德国在欧洲是火车头地位,欧盟自2010年欧债危机之后就一盘散沙,各干各的,与美国的关系也不似以前。这样的欧洲,更值得中国去争取。

具体到德国,此次习大大在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时就指出,中德是世界第二和第四大经济体,也是欧亚大陆两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稳定性力量。加强中德全方位战略合作符合两国根本利益,有助于引领中欧关系发展,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可预期的积极因素。

2016年,中国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德贸易额占中国与欧盟贸易总额近1/3。并且,德国多年来一直是欧洲在华最大投资国和技术引进国。

此外,中德产业互补性强,德国的制造业和金融业在全球范围均有竞争力。之前有美的收购kuka,现在海航收购德银,反映了两国经济合作持续深入。海航目前在德业务包括投资德意志银行、投资哈恩机场、开通北京—柏林直飞航线等,均受到国际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尤其是对德银的这笔投资“进可攻、退可守”,可以根据双方未来业务协同情况进行处理,颇有悠然自得的味道。

结语:应为这样的中国企业点赞

其实,国家战略也不是大而空,都是通过每个企业、每个人这样一点一滴体现的,不是吗?谁知道海航入股后的德银未来不会在人民币国际化上出更多的力?不会为我国企业的境外收购提供更多支持?

特别是中国的金融服务业,长期以来受国家政策保护,距离国际领先的金融服务机构水平尚有不少差距,谁知道海航入股后的德银,会不会为中国金融服务业的产业升级做出贡献?

此次习大大访德并赴汉堡出席G20峰会,必定会推动中德两国及企业合作关系更进一步。德意志银行是德国最大的银行和世界上最主要的金融机构之一,可谓是宇宙级银行,但在海航的努力下,最终成为一家中国人是第一大股东的企业,这怎能不让国人扬眉吐气。希望习大大在德访问期间,能为这些“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们点赞。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