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造于心,杭城匠人的造物之道

2017-07-10 09:11:55 来源:中华网|0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传播的速度愈加快速,工业化让产品复制,显得简单且粗暴。快餐文化开始席卷的大潮下,有一群人,却在这一片繁华里,开始重新审视世界之美,工匠精神重新回归舞台。

说起工匠精神,人们常用日本的匠人精神来举例,从《寿司之神》到日本街头的百年老店,一时间让人恍惚了眼,难道工匠精神是日本的舶来品? 早在千年前的《庄子》庖丁解牛一文,就用了一个通俗的故事,诠释了匠人心神相依,方能出神入化的道理。匠人精神是敦煌石窟里的细细描画,是云鬓中的一支珠钗点翠,是中华文化传统中抹不去的朱砂痣。

杭城作为两朝古都,亦是匠人云之城,匠心在这座城市的潜意识里已经默默扎根。细细打磨,烈火熔炉,铸就的是朱炳仁五代传承厚重而精致的人生;七七四十九练,原木敲打,父子间的薪火相传,杨先生的麻花情节,牵动着记忆中的味蕾;“无加匪物”的制饼之道,追求纯粹的食源,呈现的是温和友善的老杭邦味道;杭帮菜的清淡雅制,沿袭独特的地域风味,细细烹煮楼外楼的滋味;从扇面到扇骨,一袭清风背后,是王星记的百年坚守。

杭州的匠人,执着于物,匠造于心,在他们身上,几十年的辰光,是沉静,也是鲜活的。

 

 

朱军岷(左)与父亲朱炳仁(右)探讨工艺

走进河坊街的百铜馆,推开厚重的大门,没有主街道的喧嚣,仿佛进入了另一个空间。精美的铜工艺,静静地伫立在馆中,仿佛在诉说了铸造者的前世今生。朱军岷传承了父亲朱炳仁的手艺,在漫漫铸铜之路走了30年。

90年代初从企事业单位辞职的,大都选择了下海从商。朱军岷的选择颇为令人不解,浙江大学化学专业毕业后,放弃了国家给出的干部身份,义无反顾的投身铜艺事业。

就像小小的铜茶壶,只有造匠才知道,期间经历了“八千锤”。做为朱府铜艺“第五代传人,“让铜重新回归生活”,是他继承祖业后的最大心愿,在他的努力下,古老而沉重的铜工艺正在变得“时尚而轻灵”,更具当代生活美学的涵养。

对于“工匠精神”,朱军岷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我觉得匠心最主要是在心上面,你的产品要做到极致。匠心精神应该是跟整个制造业说的,当然我们手艺匠人更需要匠心精神。”

 

 

杨先生的招牌藏在绿荫之中

不同于朱军岷的八千锤铜茶壶,西溪湿地河渚街上的杨先生捶打的是面团。从传统的麻花技艺开始,20余年的磨炼,父辈相传的手工制作技艺,让这一家小小的门店,客似迎门。

杨先生的品牌源于老板的姓氏,久而久之,我们也称老板为杨先生。杨先生是可以轻易淹没在人群中的路人甲,常戴一顶鸭舌帽,以至于巡视店面的过程中,时常被顾客当成同行的游客。杨先生给人的感觉,不是一个老板,更像一个做事的人,他说:“我不懂营销,但是怎么做好麻花,我懂!”

这一点在麻花制作工艺和原材料的选择上,可见一斑,甄选最传统的优质小麦和纯压榨植物油,揉面、醒面、擀面、切面、搓条、油炸,历经原木敲打,米面烘烤,融合声觉的木槌声和嗅觉上的稻米香,看似小小的麻花,经历了七七四十九练,才“幻化成型”。隐秘在麻花诱人色泽和松脆口感的背后,每一个画面的定格,都是一场视觉盛宴。

杨先生走的是大众路线,而老杭邦则走的是精品路线。当你漫步于西湖边上,不消几步就能发现好几处“老杭邦”,这家起于1933年的民国老店,时刻在唤醒人们关于西湖的温情记忆。

 

 

老杭邦总经理为颐和园考察团介绍产品

老杭邦创立于民国22年,原为西湖边的茶肆,为往来宾客商贾供应各类茶水及点心,并提供休憩之所。当时的掌柜于糕、饼之道颇有所得,所创饼食独树一帜,皆以手工见长,并注重食材的新鲜和原味,制作时不加入任何添加剂。

这家承载了杭州八十余年记忆的老店,饱含着杭城许多的情怀和故事,却也几经湮灭。传承不易,老杭邦在继承良好的工艺传统上,不断革新,才让这个弥足珍贵的味道保留了下来。

承袭“无加匪物”的理念,老杭邦专注于“饼道”,精选原材料的过程中,注重食源的纯粹,在自有工厂生产过程中绝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防腐剂等杂物。

 

 

楼外楼烹饪大师吴顺初制作龙井虾仁

一块糕点里有杭州的情愫,味蕾上的杭城自然会让人想起“山外青山楼外楼”,楼外楼取自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始创于道光年间的酒楼老字号,见证了西湖的一个多世纪的兴衰。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孤山之麓,这里曾是文人墨客,社界名流的云集之地。

从最初一爿很不起眼的湖畔小店,到声名远播,这与其对食物的高要求密不可分。工匠精神,在这里是对烹煮技艺的磨砺,1956年,浙江省政府评定的36道名菜,便有10道是楼外楼所出。

 

 

王星记为G20峰会定制的扇子

民以食为天,饮食作为大众消费,受众甚广,工匠精神也在一些小众的行当里熠熠生辉。作为“杭产三绝”,王星记的扇子已然名扬天下。扇与扇之间,看似细微的差别,却会影响到整体的呈现。王星记一般的扇子要经过糊面、折面、上色、整形等十六道工序。

一面黑纸扇,王星记采用临安于潜桑皮纸,诸暨柿漆,福建建煤,经过大小86道工序方能精制而成,其扇面要在烈日下晒,冷水中泡,沸水中煮,各经10多个小时,取出晾干,不折不裂,平整如初,仍是一把好扇。

从前,生命很短,时间很长,纷繁的时代中,匠心的传承,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人生有很多事急不来,耐性地坚守,不厌其烦、不惜代价,但求做到精益求精,这是一份厚重的沉淀。在嘈杂的世界里,静下来倾听内心的声音,一份匠人的执念,成就一份带着血性的作品。

盛夏,杭城柳浪开始扶风,夏荷轻盈的风姿,绽放着一季的风采。漫步杭城街头,所寻一份匠心,倾听这个城市静下来的声音。

关键词 杭城 匠人 造物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