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信“3+1”业务模式 开启“智汇医疗”新篇章

2017-08-21 16:14:20 来源:网易|0

 

8月18日,“互联共享 智汇医疗——2017北大医信实践案例分享会”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作为2017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网络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吸引了国内知名医院的院长、信息主任、业内专家及行业媒体等300余人的积极参与和广泛关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计虹

会议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计虹主持,北大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大医信”)主办,围绕“互联互通”热点议题,与会嘉宾探讨和分享了大数据在医疗信息化领域的应用,针对信息化技术助力医疗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进行分享,共同探讨未来智慧医疗发展之路。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原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原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在致辞中表示,医疗信息化的发展,不仅需要专业的信息化人才、更需要产业和用户方面的大牌专家聚集在一起交流探讨,真正使智慧汇聚形成合力。他指出,从数据交换到信息共享,再到数据分析,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智汇医疗”,这也是本次会议主题的别具匠心之处。

王才有充分肯定了北大医信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上取得的成绩,同时希望北大医信继续做好医疗信息化软件开发与服务的领头羊,继续从用户和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满足医院、医生、科研和教学的需要,促进我国医疗信息化高速、持续、科学发展,最终实现全民健康的伟大目标。

 

北大医信CEO陈中阳

北大医信CEO陈中阳重点阐述了北大医信“3+1”业务模式,意在构建面向医院、卫生行政机构、医疗集团和居民的全面的医疗服务体系。

“3”是指北大医信的院内业务、区卫业务和“医疗+互联网”业务。

在院内业务方面,北大医信最早研发出医院信息系统,在全国首次提出“集成”理念,研发并在多家大型医院落地实施了“高可用”的集成平台产品,打破了医院系统间无法互联互通的鸿沟。当前,北大医信正在推出智慧一体化的下一代产品,通过持续发展和产品创新,引领HIT行业不断向前迈进。

在区卫业务方面,北大医信最早参与了原卫生部提出的如何解决区域内医疗机构间的互联互通问题,通过构建“一个平台、五大应用、一个网络医院”满足国家与省(市)卫生信息化规划和需求。北大医信不仅具有完整成熟的医联体、集团化医院解决方案,同时打造了北大医疗集团化医院、省级电子病例共享平台等多个标志性项目以及创新性使用案例。在国家大力倡导的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等方面,北大医信亦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在“医疗+互联网”业务方面,北大医信凭借对院内系统的理解优势,由院内向院外延展,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手段,打通了医院“院前”、“院中”和“院后”诊疗流程,已经帮助多家医院构建起了由内而外的移动医疗服务体系。

“1”是指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陈中阳指出,北大医信院内业务、区卫业务和“医疗+互联网”业务,都是实现“连接”的手段,达到院内连接、区域连接和院内外连接的效果,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联”。

“但这只是数据来源的基础,互联的目的是数据的分析和利用,让这些研究成果真正成为医护人员、卫生管理者、患者,甚至保险公司和药厂,改进诊疗流程、就医体验、政策制定及就医保障的可信依据。”陈中阳说。

发言中,陈中阳还特别强调了北大医信与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的合作。

此次专题卫星会上,北大医信与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就共建联合实验室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而承担此项工作的,正是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陈中阳指出,此次合作并不是双方的首次合作,在此之前,双方就已经在医疗大数据方法体系建设、药品不良反应研究、中医大数据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与合作。

陈中阳最后强调,作为一家老牌的信息化公司,北大医信最擅长也最专注的,就是通过不断创新发展的技术手段和产品服务,为医院和医生服务患者做好信息化支撑。北大医信愿意本着开放和合作的心态,与政府、院校、科研机构、保险公司、友商等众多合作伙伴一起,真正实现“互联共享,智汇医疗”。

 

图为卫星会现场部分听众

本次会议,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李全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病案统计科主任黄锋,北大医疗集团信息管理部总经理、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李黎,江苏省人民医院信息处处长王忠民,广东省人民医院信息处副处长李少文,做了关于人工智能、医保控费、集团化医院、标准构建及互联互通等方面的经验分享,北大医信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田原录、大数据产品部总监王琦分享了北大医信在分级诊疗、集团管控、商保直赔、医疗控费以及科研大数据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会上,北大医信和北京大数据研究院还就共建联合实验室等合作事项,签署了战略协议。

关键词 新篇章 北大 模式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