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编者手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时值大暑节气,虽有接天的莲叶和映日的荷花,也挡不住暑热侵袭。这是一年中最闷热的时节,也有着一年中难得的趣味和热闹。这时,高柳蝉鸣、莲花吐艳,文人雅士饮茶品茗,折扇刮起了袖中清风。本期的收藏版,我们特邀请收藏鉴赏家,围绕夏荷主题邮票与传统扇子的收藏,精深研究、深入浅出,组成了夏日主题艺术收藏文章。“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愿这些文字,在大暑时节为读者送去一缕清风,消解暑热,振奋精神。 (乐山)
小时候常听到一个童谣,“扇子有风,在我手中,有人来借,不中不中,亲戚要借,等到隆冬。”在夏天的乡村,扇子就如同现在人的手机一样重要。
提起扇子文化,我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上海朵云轩的拥有人朱静庵;一个是苏州拙政园的主人张履谦。 朱静庵是句容人,父亲曾在上海创办庆云楼笺扇庄。我之所以知道这个人物,是因为过云楼顾氏后人,顾家闺秀顾慧嫁给了朱静庵的一位公子,使我获得了更多朱静庵的史料。朱静庵是做扇子发家的,后来在上海的南京路拥有了朵云轩这个品牌,从而扩大经营,增加书画真迹的买卖,并涉猎丝织、房地产、教育等行业。他一度还是上海总商会会董。 句容有个敦厚堂,又称朱家祠堂,那是孙中山先生的亲笔题词“敦厚堂”;1923年,在上海办厂的朱静庵捐款帮助家乡创办朱氏小学(后改为远诚小学),则为实业状元张謇的亲笔书写。可惜这些东西都被拆了。有关朱静庵的资料不多,有一本朱静庵讣告纪念册,其中不乏文人雅士如吴湖帆、赵叔孺、冯超然、吴待秋、郑午昌、王福庵等题赞,只是价格简直是天价中的天价,就连朱家后人都说买不起。朱静庵在抗战时期曾经帮助过抗战军民,受到各界称赞。现存上海永嘉路345弄6号大可堂据说就曾是朱静庵所建的寓所。 张履谦也是从做扇子开始发家的,因此在园子里有个景观“与谁同坐轩”,就是一个折扇打开的造型,也是张家不忘家族创业的见证。 说到扇子文化,相信不少专家都可以说出来很多门道,就我所知,简单做一点梳理。 旧时,旧家似乎都会有一些扇子的雅藏。张家四姐妹的外婆家,扬州冬荣园陆家,曾有几箱扇子,不少是出自大名家之手,后因种种原因被烧毁。据知情的陆家外孙陈致远说,在烧之前陆家亲人曾随手挑了一把送给他,谁的呢?陈康侯的画作,成为唯一还“健在”的陆家扇子。 苏州过云楼顾家也有不少扇子,收藏都基本捐献给博物馆了。但顾鹤逸的夫人潘氏会绣扇子,我见过她自己画、自己绣的团扇,反面还有她绣的名家书迹,象牙柄,带着玉坠,美极了。好几把扇子,不知下落何在。 有关扇子的历史发展,最早说是源于礼仪。因此,沈从文的研究就说早期是一种仪仗,如皇帝背后总会有两个打扇的;后来发展到便面,就是遮挡一下脸面,外出时作为道具使用,尤其是女人,犹抱琵琶半遮面,也可以换作扇子。中国扇子最早应该没有折扇,而是有团扇、宫扇、纨扇、蒲扇、羽扇,乃至铁扇。诸葛亮总是一把羽扇拿在手里,不管春夏秋冬,那是他的智慧道具。据说,到了南宋时期,折扇是从日本传来的。也有人说折扇是明代传来的,但明代实行海禁政策,似乎不大可能。而中国折扇似乎到了晚明才发展到极致,如苏州就出土过文徵明书写的折扇。后来很多场合,如戏曲、文人雅集、官员外出,似乎都是一把折扇在手,方便携带,而且双面书画,看着也很雅致。 但也有别样的情况,例如晚清时期,文人们出来拍照,或者组织雅集写真,画面上的人物皆手持团扇,或者纨扇,乃至方外之士则是最普通的农家蒲扇,就像是济公用的那种。我怀疑这就是一种复古,他们从事金石学或者崇尚魏晋风尚,当然会按照当时的道具来亮相了。 如宋徽宗赵佶所绘《听琴图》里,宋徽宗抚琴,蔡京所持椭圆形的团扇,即是一柄名扇,竹丝框、骨漆木柄,双面裱细绢。后来福建邵武出土的一把南宋团扇与之极像。团扇漆柄以剔犀工艺雕出绵密的缠枝花卉纹,精致至极。 在《文选》中有记,汉成帝宫妃班婕妤曾以扇子为题作诗:“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作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可以说是以扇作为心情比喻。 在昔日的故宫博物院里,曾保存有三百多柄元明清三代书画扇,有不少名家的作品,正是以扇面的形式才得以保存下来。 最近闲翻旧报纸,说在1962年的上海,每年盛夏,城隍庙有一家“丽云阁”扇庄,生意都极好,货架上、柜台里摆着各种扇子,如折扇、团扇、骨扇、檀香扇等。当时店内还有老先生现场为顾客在折扇上题款题名、题词抄诗,字体种类包括隶、篆、草、楷等。而且店内还承接修扇业务,换扇骨、扇面、扇捎等,业务大好。 说完上海,再来看看1962年盛夏在北京的一场“全国名扇博览会”,地点在北海公园,展品来自浙江、江苏、上海、四川、湖南、山东、天津等地的扇子四百零六种。当时作为扇子的品种已经极其丰富了,扇面的材料包括纸张、竹子、麦秆、棕丝、葵叶、蒲草、牙骨、绢等。扇骨则有竹、木、牙、骨等。扇子的装饰也很丰富,如书画、刺绣、雕刻、印花、烫花、贴花、烫画、拉花、泥金、髹漆、镶嵌、缂丝等。 各地的扇子也有不同,如苏州出能工巧匠,盛产檀香扇,此扇以上等檀木开料,制成扇骨兼做扇面,雕刻精细,非巧匠不可为。刻花造型栩栩如生,坠以红绳玉坠,用起来有一股醒脑清香,苏谚:“六月里扇仔檀香扇,再热也勿会打恶心。”广东则有葵扇,即芭蕉扇,造型别致,但也不绝对会是铁扇公主的芭蕉扇那么夸张。山东则有蒲草扇,四川的棕榈扇,可以扇风、遮阳、挡雨,还可以垫屁股坐下来。听一位中医说过,民间蒲扇的风力特别适合人体温度,不至于像电风扇和空调那么烈,即使是产妇、婴儿都可以承受。 扇子作为一种实用兼文房装饰的工艺品,在制作上极具有艺术性,如竹刻,在展览会上就有张志鱼、曹克家、黄大夏、王竹庵等人不同风格的扇骨竹刻作品。很多折扇即因名家竹刻而身价不菲,仕女、山水、童子、花草虫鱼,乃至名著里的人物,都可以被雕刻在折扇竹刻上。“留青竹刻”“合青竹刻(两片竹青里画着神话人物,透过竹青可以隐约感觉到人物在腾云驾雾,在仙境中游走。)”都是精巧的工艺称呼,而扇柄也是千变万化,如玉兰头、梅花头、橄榄头、葫芦头、燕尾头等。其高超的艺术境界简直是出神入化,真可谓是“怀袖雅物”。 扇子作为一个工艺产业,也有很多知名品牌,九华堂、丽云阁、朵云轩、笔花阁、凌云扇艺、王星记等,其中以王星记为最知名,至今尚存。现在一些旅游街区、高铁站、机场等都可以见到这家老字号的影子。 王星记创立于杭州,创办人叫王星斋,是个手工艺人。当时杭州的三大产业为丝绸、茶叶、扇子。清光绪初年,王星斋制作的泥金扇面是作为“贡扇”入宫的,至此声名远扬。只是每一把扇子都需要耗费几个月乃至一年的时间,因此受到不少大小官员、文人雅士的青睐。王星斋受助在杭州水亭址创办了王星斋扇庄,批量生产高级花色名扇,与当时的张子元、舒莲记扇庄成为杭州三大名牌。 1929年,国际博览会在西湖举办,此时王星斋已经病故。他的儿子王子清继承家业,在杭州太平坊大街开设店面,改名为“王星记”,并以“王星”商标注册。当时针对日本、法国、英国的市场,改进扇子的花色、造型,推出了一系列的绢面扇、檀香扇,并带有中国风景,如西湖、苏州的景致,从而大受欢迎,在博览会上销售一空,还赢得了两年的订单。 后来“王星记”由杭州搬到上海,面对抗战时期的萧条市场,王星记开发了妇女高档花式扇和精致黑白扇,用料讲究,设计新颖。檀香扇与苏州名手合作,而绢扇则用的是吴江盛泽镇的绢料,骨雕巧妙,画面生动。白纸扇则采用安徽宣纸裱糊,邀请名家绘画书写,秀丽而优雅。当时其他扇庄纷纷倒闭,而王星记则继续开发新品种,如“一柄扇子半把伞”的黑纸扇,此扇一共要经历八十六道工序,涂刷扇面的为柿漆,因此不怕雨淋、不怕暴晒;芬芳淡香的檀香扇;名家书画的白纸扇;在欧洲有“白玉”之称的牛骨绢扇等,可以说占据了全国大半市场,品种多达三四千种的花色。有可以用于演剧高达一丈的兵器道具扇,也有寸许的玉雕扇,有用于演出京剧的戏扇,有说相声、说评书的折扇等,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王星记仍是国内扇业的领头羊。后来经历种种波折,又重出江湖,继续振兴这一扇业品牌。
Copyright @ 2008-2015 www.7015.cn All Rights Reserved 理财日报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licairibao@sina1.com.cn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3 392 950@qq.com
备案号: 豫ICP备202003587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