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地流转……
在光阴流转的岁月中,今夏无疑是普通的;但有了《光阴的故事》,今夏又注定是有独特意义的。
(资料图)
5月27日,68岁的罗大佑在线上演唱会唱响《光阴的故事》,4000多万人隔空狂欢,在歌声中回忆童年、青春与过往,堪称又一场“现象级”演唱会。
8月7日,《光阴的故事》被再度“唱响”。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二十四节气(光阴的故事)金银纪念币一套,如此充满情怀与格调的名字颇为吸睛。发行公告一经发布,币友们纷纷翘首期待。
正如三餐四季,二十四节气早与每个国人息息相关。孩提时代,我们就已会背诵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歌诀。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制度,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201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是中国目前最具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2年贵金属纪念币项目发行计划开始,笔者就对设计师们将如何诠释这个既抽象又感性的主题,充满了想象和期待。当看到发行公告中4金24银的正背面图样时,笔者仿佛在观看一部动画连续剧。因2022年是壬寅虎年,剧集的主人公遂由两只活泼可爱的卡通虎——大虎和小虎担纲。他们在每个节气的币面上,快乐地生活着。
尤为有趣的是,该项目金币和银币的正面图案构图元素完全相同。运用纪录片的实录手法,浓缩简约。春的桃花、夏的麦穗、秋的稻穗、冬的梅花并置,四季景观,尽收眼底。在稻穗和梅花之间,是中国古代用于度量日影长度变化以划分季节、推算历法的工具——圭表。这个最早用来计时的天文仪器,象征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或许是今夏酷热难耐,最吸引笔者的当属讲述冬日节气的7枚金银币。这7枚纪念币的设计采用总分的叙事结构,谱写了一曲冬日欢歌,展现了大虎、小虎的冬日生活。有浓浓的烟火气息,又不乏诗情画意。
其中唯一的1枚金币是圆形,另外6枚银币是正方形。方圆并举的形制设计,诠释了中国式智慧。外圆内方出自《后汉书·郅恽传》,比喻人表面随和,内心严正,颇具儒家处世之道。此外,中国古钱币也有外圆内方的说法,《周髀算经》就记载过:“圆方者,天地之形。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不难看出古人所信奉的“天圆地方”宇宙观。
以冬为主题的3克圆形金币是冬季的开篇,是综述。据这枚金币的设计师黄琴介绍,币面选取了和季节、物候相关的景致,并与动物搭配,简洁明快。冬天,万物素静,白雪满地,麋鹿轻快地跑过树林,给这个宁静祥和的冬季带来一丝灵动与生机。这枚币与另外三枚金币成为系列,相映成趣。春天,杨柳青青,春燕啄泥,结合远山、民居,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夏天,银汉星河,蛙鸣一片,结合莲叶、荷花,营造出仲夏夜晚池塘的轻松快乐场景;秋天,松鼠开始收集松果,储存食物,结合粮仓、果树,一片稻谷飘香,丰收满仓的氛围。
以冬日6个节气为主题的8克正方形银币,是分述。犹如6个乐章,娓娓道来:
太阳到达黄经225°,便到了立冬。时间点在每年11月7日到8日之间。元代文人吴澄编写的七十二候,将立冬节气分为3个5天,每5天为一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立冬表示冬季的起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万物要收藏起来的含义。人类虽然没有冬眠习惯,却有立冬这天进补的习俗,俗称“补冬”。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正面图案
在“立冬”8克正方形银币上,大虎、小虎围坐在热气腾腾的火锅前,把酒话过往。火锅是中国独有的美食之一,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物。由此可见,古时劳作了一年的农民,在立冬当天,休息一天,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也犒赏一家人全年的辛苦。
太阳到达黄经240°,便到了小雪。时间点在每年的11月22日到23日之间。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小雪时节,空气湿度不大,气候干冷,这时的降雪对农业生产十分有益。正如谚语:“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
“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这首唐朝无可的《小雪》诗词,尽显其时令特点。
在“小雪”8克正方形银币上,大虎正在厨房忙碌着。俗话说:“小雪大白菜入缸,大雪大白菜出缸。”腌好的腊肉挂在上方,锅里正煮着萝卜等蔬菜。为了应对变冷的天气,家家户户开始为过冬制作容易储藏的食物,腌白菜、腌萝卜,有的还忙着制作香肠、腊肉、冬酿酒,俨然一幅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小雪)
太阳到达黄经255°,便到了大雪。时间点在每年的12月6日到8日之间。明人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曾记载:“大雪,十一月节,言积寒凛冽,雪至此而大也。”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瑞雪丰年,不仅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美景,更预示着丰收在望。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宋代陆游诗词《大雪》,充满欣喜与自嘲。大雪是点燃诗情的精灵,大雪纷飞时,古人或围炉夜话,或赏雪赋诗,十分风雅。
在“大雪”8克正方形银币上,大虎、小虎正在雪中欢快游戏。雪花飘飘,不畏严寒的松树傲然挺立,雪人俏皮可爱。大虎的下半身没入雪中,正歪头躲避着小虎扔来的雪球。这个动感十足的画面,极易引起情感的共鸣。这个时节,最令孩子们期待。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还有家人们围坐火炉旁,吃着香香甜甜的烤红薯,满满的都是童年的美好记忆。屋外冰冻三尺,屋内热气烘烘,好不温馨温暖。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大雪)
太阳达到黄经270°,便到了冬至。时间点在每年的12月21日到23日之间。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冬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中被最早制定出来的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有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南方,有祭祖、宴饮的习俗;而在北方,则有吃饺子的习俗。冬至时,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这是北半球各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的一天。因此,冬至也有“日短至”之称。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唐代杜甫的诗词《小至》,就曾描绘过冬至到来的情景。
在“冬至”8克正方形银币上,屋外天寒地冻,屋内暖意融融。大虎、小虎正吃着皮薄大馅的饺子,蘸着蒜汁,就着小酒,日子红红火火,窗棂上的“福”字熠熠生辉。这个中国北方典型的生活场景,是多少人心中力量的源泉。相传,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张仲景辞官后,在冬天回到家乡,看到很多老百姓的耳朵冻伤了。于是,他就用面皮包着有驱寒功能的食材,捏成耳朵的形状,下锅煮熟,送给百姓们吃,也治好了他们的耳疾。对中国人而言,无论是在他乡还是在故乡,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饺子不仅是美食,更是家国味道。
8克正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冬至)
太阳到达黄经285°,便到了小寒。时间点在每年1月5日到7日之间。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小寒是传统晚冬的第一个节气,也标志着气温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我国气象资料显示,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是低于小寒的,老百姓也有“小寒胜大寒”之说。俗话说“冷在三九”,这“三九天”就是在小寒节气里。此时也进入农历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份,俗称“腊月”。到了初八这一天,家家户户喝腊八粥,泡腊八蒜,新年的气氛也一天天浓起来了。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唐代元稹的这首《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写得朴实而明丽。
在“小寒”8克正方形银币上,身背翅膀的大虎和大雁一起从南方飞回故乡,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绵延的万里长城就在下方。双眼微闭、满面笑容的大虎,幸福感满溢。此景此情,不仅展现了小寒时节“雁北乡”物候现象,更表达了游子归家的喜悦。欣赏着币面,“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归家游子的思乡之情也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
太阳到达黄经300°,便到了大寒。时间点在每年的1月19日(或20日)到21日之间。民谚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大寒时节,天气冷到极点。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大寒之后,就是农历新年,这个时节也充满了浓郁的年味和迎春的气氛。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敲石不得火,壮阴正夺阳。调苦竟何言,冻吟成此章。”唐朝孟郊的这首《苦寒吟》写尽了孤独与凄苦。而在“大寒”8克正方形银币上,却没有孟郊笔下的苦寒之气。币面上,大虎和小虎正在滑雪,趴在雪板上的小虎,令人忍俊不禁。围巾随风招展,远处雪山皑皑,一派欢乐气氛。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愿我们的大寒天,能有温暖的火炉和爱人陪伴,永远不再寒冷与孤独。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在今夏酷暑中,跟着大虎、小虎在冬日穿行,除了丝丝清凉,沁入心脾外,还有生活的芳香。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与基础,如何以人民群众尤其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传统文化,可谓是一大时代课题。从上述冬日7枚纪念币可见,二十四节气(光阴的故事)金银纪念币的设计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值得称道。
Copyright @ 2008-2015 www.7015.cn All Rights Reserved 理财日报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licairibao@sina1.com.cn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3 392 950@qq.com
备案号: 豫ICP备202003587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