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速讯:一代人的记忆,一个时代的变迁读于学军《一座城市和4次搬迁》

2022-10-28 09:54:36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时光转瞬即逝,无论是人或物,能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能历久而弥新,大抵应该就是珍贵的,有价值的。于学军儿时对一个城市的记忆,一记数年。60年光阴流转,那些衍生于记忆之外的人和事,那些用脚步丈量、目力所及的大千世界,在火热的时代洪流中一浪高过一浪。大道至简,大美至简,生活如此,人生亦如此。活到极致,便是素与简,便是清与净。在更广阔的版图、在更深的人生历练后,他将尘封在心底的儿时记忆打开,将《一座城市和4次搬迁》娓娓道来。

阅尽千帆后的书写是什么样子?一个跨过山川大河、穿过人山人海、与数字与经济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年过花甲之人,儿时记忆的书写,是一点生活的小抒情?还是延续工作习惯的乘数放大?

读罢《一座城市和4次搬迁》,那些历久弥新的记忆,真如乘数效应在我脑中放大,儿时的一点记忆检索,牵出童年的伙伴、家中的状况,衍生出时代的影像,并在时光中定格。于学军个人化书写把我们代入一代人清晰可见的历史钩沉。童真的眼光和鲜活记忆,对同龄人来说是一次亲切的回望;对如今的年轻人来说是一种认知面的拓宽;对历史来说是一段保护性的记录。吃穿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基本内容,作者以“住”为主线,用《一座城市4次搬迁》串起“吃、穿、行”,通过家中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的置办,描述了当时的生活状况。每一个细小、生动、真实的生活场景描述,既是对那段历史、那段记忆的保护性记录,又蕴含着沧海桑田之变。


(资料图片)

整本书从“旧城大召前街11号院”写起,从作者的出生写起。“常听人讲,小孩子在四岁之前没有记忆。我们大抵记不住四岁之前的事情。并且,我感到记忆好像是灰色的,有点像褪了色的黑白老照片。”儿时记忆的序幕缓缓拉开,时间、人物、事件巧妙而清晰地登场,所有的童年往事从时光隧道那端穿越而来,一副副、一帧帧在他的墨色里呈现。对于这个“共和医院”旧址的大召前街11号院,作者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与叙述。从院内的房屋坐落到各个房屋的特点,如“窗户很小”“并且只有下半部分是一排方形玻璃,上半部分则是用麻纸糊裱起来”的细节描写,让读者切实感受到“我们家”的“背阴南房”比正房明显“矮一头”。进而用“进门直对着一个小灶台”“进门就上炕”等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读者带入“我家”“我出生的逼仄空间”。

这个空间里虽小,却装满了作者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知,也留下了那个年代珍贵的记忆。大召前街的旧家可以说是作者“人生的处女地”,所有的第一次在这里开始,最初的世界观在这里有了轮廓,这里的人家给了作者对大千世界最直观的认识。作者对“北边高大正房中的何家,当时呼和浩特市很有名的儿科医生”的印象是“从不在外面驻足,也不知道他什么时间出去,又何时回来;他好像总是一个人待在屋子里……”一方面他在作者儿时记忆里就像个影子一样存在,一方面和他的身世相匹配的性格特征又跃然纸上。“正房最西端住着一户张姓人家……院里的人都叫他们‘侉子’,称他们家为‘侉子家’。他们的父亲卖布,常常面带微笑,拿一把尺子,丈量、撕布。”在这些院内各家情况真实的细节描写中,作者巧妙抓住了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特点等进行刻画,从而让人物形象各具特色,达到了典型化的效果。读完全书的十六个章节后,不得不为作者的独具匠心而点赞,作者对开篇的旧城大召前街11号院的描写细致而又全面,生动而又有趣,不知不觉间就将你我一点点代入到当时的生活场景之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旧城大召前街11号院”是整部回忆的引子,它对后面的几次搬家,甚至是儿时生活的背景渲染以及下一次的搬家埋下了一个伏笔。它是作者记忆里,后来若干次搬家里以及家庭生活和城市变化里的一个最为具象、最为直观的参照标的。儿童视角下不经意间的人文、地理、风俗以及当时人们的精神风貌、生活习惯,看似是懵懂记忆,实则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纵观整个回忆,一明一暗两条主线相辅相成。明线是从“旧城大召前街11号院”搬到“铸锻厂附近的新家”“城市中心的姑子板村”“呼和浩特市师范学校食堂辅助设施两间低矮平房”“呼和浩特市师范家属院”。比如第一次搬迁是因为房屋太小,当时搬家是件大事、难事。为此特意选了父亲在家休假时间搬家。具体到搬家行动上,他们想到“英海爹当年是牛奶厂的职工,为了收牛奶,厂里有不少毛驴车,他爹也会赶。”所以在搬家过程中就找了12号院的好邻居“英海爹”帮忙。锻造厂附近的家虽然大了些,但荒凉、破旧、偏僻,但就是这样还是遇到了原主人回来、他们家无住所的尴尬局面,也迫不得已又一次搬家……一次次搬家虽然艰难,但却一次比一次房子大,生活条件、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暗线以在“旧城大召前街11号院”借钱添置了第一个大件“自行车”,在父亲当年的工作地伊克昭盟(如今的鄂尔多斯)借钱买缝纫机,再到后来买手表等从“必须品”到“奢侈品”的添置,回忆当时的生活状况。比如自行车是为了解决父亲上下班的必需品;缝纫机是为了让母亲像邻居“河河”母亲一样有门手艺,改善家中生活;手表是父亲调回呼和浩特,家中生活改善后的一个标志,是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一个飞跃。

虽然“搬家”几经折腾、磨难,虽然置办“大件”总要借“饥荒”,但好事多磨。不管是明线还是暗线,随着“搬家”,随着家中“大件”的置办,家中喜事越来越多,房子从一间到两间再到三间,越搬越宽敞、越安稳;大件从一件到两件再到三件,日子越过越好、越幸福。

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发展,中国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很多方面都超乎我们的想象: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到处都是新建的住宅小区,我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从小来说,它是一个人难忘的儿时记忆,呼和浩特城市的一段历史变迁,从更宽泛的角度说它是一个时代、一代人的集体回忆,是更多城市的变化缩影,是改革开放的缩影。

这是一段难忘的儿时记忆,是经过岁月淘洗、经过生活磨砺后的创造、升华。在这里,他将消失的童年乐趣“打陀螺”“推车辁”“跳皮筋”,“掏裆式”自行车骑法以及“小人书”保留下来;将“布票”“粮票”“自行车票”“烧炉子”“大风”“黄沙”等带有明显时代性、地域性的元素记录下来,这回忆让成长经历摇曳多姿,让市井生活异彩纷呈,让时代气息原汁原味。

在《一座城市和4次搬迁》中,我们跟着作者体验从呼和浩特到伊金霍洛旗的舟车劳顿,感受40年后有着宏大雕塑群的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城……阅读中,我总是执拗地想,一个阅尽千帆的人怎么可能还保留这样的童真与纯粹,怎么可以做到从复杂到简单、简单到深刻、深刻到纯粹、纯粹再回归简单呢?我想这大概就是历经沧桑后的心灵“舍利子”吧,就是一代人对一代人的生命书写吧。

不能不说,我被这质朴的、不着痕迹的久违记忆吸引了。我屏住呼吸,看那一个个文字在广袤的土地上悄悄绽放。

(作者云舒,女,原名张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河北文学院签约作家,曾出版长篇小说《女行长》,中短篇小说集《k线人生》)

关键词 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 改革开放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