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聚焦:多家银行调整信用卡自动分期业务 从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出发进行产品及业务优化

2022-11-25 10:04:07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信用卡新规落地已逾百日,银行相关业务整改步伐正在进一步加快。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近日,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发布公告称,将对旗下信用卡自动分期业务进行调整。调整后,多家银行部分信用卡将停止自动分期功能,并将信用卡“分期手续费”更名为“分期利息”。


(资料图片)

业内专家认为,银行业对信用卡分期业务进行调整既是落实监管要求的体现,也是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出发进行产品及业务的优化。

部分信用卡自动分期功能即将下线

近日,建设银行、邮储银行、浙商银行集体发布公告表示,将对部分信用卡自动分期功能进行调整下线。

建设银行发布的公告显示,自2022年12月30日起,该行龙卡益贷卡(金卡、白金卡)自动分期功能将调整下线,即自该日起新生成的已出账单,将不再进行自动分期。

邮储银行表示,将于2022年12月30日下线自动分期卡(包含自动分期成长卡和自动分期鸿运卡),届时将不再受理自动分期卡的进件、换卡和补卡等业务。

《浙商银行关于取消信用卡自动分期服务的公告》也显示,自2022年12月30日起,浙商银行缤纷卡、浙商银行点金卡、浙商银行增金卡、浙商银行京东金融联名卡将取消自动分期服务。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早在一年前,就有银行对旗下信用卡自动分期业务进行了调整。

2021年8月,兴业银行在其官网发布的《关于兴业银行信用卡暂停客户申请自动分期业务的公告》显示,该行于2021年8月31日起陆续在各渠道暂停客户申请自动分期业务。

在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看来,银行机构下线自动分期业务,主要是此前自动分期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异化,不但没有给持卡人提供便利,相反还带来了负担,因此,需顺应情势作出改进。

“部分银行信用卡自动分期业务未能与消费者充分沟通,导致影响部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并由此引发不少信用卡业务投诉。”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监管部门进一步强化监管,加强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推动信用卡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近期陆续有多家银行下线部分信用卡分期业务。

截至记者发稿前,今年以来,已有建设银行、邮储银行、浙商银行、徽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对旗下部分信用卡自动分期功能进行了下线调整。

信用卡“分期手续费”变为“分期利息”

在部分信用卡自动分期业务下线的同时,《金融时报》记者发现,近期还有多家银行对信用卡分期业务的相关表述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将信用卡的“分期手续费”更名为“分期利息”。

11月9日,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拟自2022年12月26日起,将该行信用卡“分期手续费”更名为“分期利息”,“分期手续费率”更名为“分期利率”。

公告显示,本次更名包括所有分期业务,适用于新申请分期交易及已申请未分摊完成的分期交易。更名后的收费标准及计算规则不变,即每期应还金额不变。

此外,农业银行于11月11日发布公告表示,自2023年1月1日起,将该行信用卡“分期付款手续费”更名为“分期付款利息”,更名生效后,分期付款利息计算规则以各分期业务条款及细则为准;同日,招商银行也发布公告称,自2022年12月27日(含)起,新申请(含预约下单)及仍在进行中的分期订单,入账的“分期手续费”将调整为“分期利息”,历史已入账的分期手续费的账单展示维持不变。

在周茂华看来,对信用卡分期业务的相关表述进行修改,主要是规范信用卡分期贷款利率标准,让分期贷款利率更加透明,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有助于防范欺诈营销、隐蔽与违规收费等问题,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多家银行将分期手续费更名,纳入利息管理,不再作为中间业务收入,是顺应监管要求的举措。

长期以来,信用卡分期业务带来的利息收入和手续费收入已成为各行信用卡中心的首要收入来源。《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7月,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曾对信用卡息费收取进行了明确的规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统一采用利息形式展示分期业务资金使用成本,不得诱导过度使用分期增加客户息费。

信用卡业务进一步规范管理

近年来,信用卡业务在银行业消费投诉中的占比一直较高,而信用卡“被自动分期”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的《关于2022年第二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2022年第二季度,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39687件,占投诉总量的48.6%。

在信用卡业务投诉中,自动分期业务成为矛盾焦点。近日,《金融时报》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梳理相关信息时发现,有不少持卡人因在不知情状态下“被开通”某银行信用卡自动分期业务而申请投诉,在这其中,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性银行均有“上榜”。

除监管规范和机构整改外,从消费者自身角度,持卡人应该如何有效提防并保护好自身的权益?

周茂华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消费者需要认真仔细阅读相关条款,关注其中的分期利率标准、还款方式,对于一些免息和分期优惠等信息需要仔细看其前置条件或具体期限。”

关键词 金融时报 浙商银行 多家银行

最近更新